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重大战略 > 一带一路

丝路学院三年 百名“使者”环球

来源: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1-08-30 15:32:15 浏览量:字体:

苏州作为中国丝绸故乡,相关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草鞋山和四千年前的梅堰,出土文物证实了这里的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养蚕制丝技术。据汉代刘向《说苑》记载,吴人迎宾队伍里已有华贵的锦绣服饰。《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的“争桑之战”,就是因吴楚两国妇女争采桑叶发生纠纷,既而引发国家之间兵戎相见。可见桑蚕在当时已是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大事。

当代,苏州丝绸的影响力依旧举世瞩目——

2014年北京APEC峰会,各国领导人穿着的唐装所用的面料,是苏州丝绸中的宋锦;

2016年G20杭州峰会,苏州丝绸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的20国集团各国元首夫人;

2017年,苏州丝绸成为哈萨克斯坦世博会指定丝绸礼品;

2018年,苏州丝绸被甄选为国礼赠予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庆祝中巴建交……

历史上,曾被驮在马匹骆驼身上、被装载在各类航船上,穿越沙漠、漂洋过海,苏州丝绸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使者。最近,一所名为“丝路”的高等学府落户苏州,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青年会聚在此,将成长为联通世界的国际化精英——这所高等学府便是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这些学生既是‘中国通’也是‘世界通’,他们从世界而来,在苏州读懂中国;他们向世界而去,必将为中华文化的海内外传播、国际文化交流互鉴做出积极贡献。”丝路学院院长杜鹏对丝路学子们寄予厚望。

最近,记者联络了丝路学院前两届毕业生代表,采访他们的成长故事。有趣的是,无论他们是何国籍,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名字。这些从苏州出发的新时代丝路使者,在世界不同地方讲述着精彩的中国故事。

“游历过30多个中国城市,学习苏州园区经验,我将助力巴国开发区建设”

巴基斯坦小伙ShahzadAhmed从丝路学院的老师那里得到了“孟龙”这个名字。“老师说我的气质很像龙,龙是中国文化里寓意美好的神兽,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孟龙用中文回忆道。

巴基斯坦政府和中国的合作十分紧密,政府一直大力鼓励学生和公务员赴中国留学。2018年,孟龙得到了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投资委员会的支持,前来丝路学院学习。用孟龙的话说,在苏州的两年间,他像海绵吸水一样努力学习,在课堂上听教授们的讲解,积极参加学校邀请的商务部、地方政府官员等开设的讲座,并且游历了30多个中国城市,认真了解中国人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观察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考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

孟龙认为,他在中国学到了两样重要的东西。一是中国政府的运作模式。“中国各级政府,从乡镇到省级,都运作得非常高效,令我非常佩服!”他说。二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从2012年起,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组成部分,巴基斯坦在国内大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孟龙认为苏州园区的成功经验十分有借鉴价值。

毕业后,孟龙回到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投资委员会继续工作,参与经济开发区建设,负责招商引资。他运用所学,促进巴基斯坦和中国的经济交流,帮助中国企业走进巴基斯坦,参与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协助两国企业合作互利、双赢共进。“我们在今年6月正式发布了特别经济区管理系统。通过这个数字化系统,巴基斯坦全国的经济开发区可以紧密联系起来。所有的区内企业以及想在经济开发区内落户的企业,无论是中国企业、本国企业,还是其他国家的企业,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注册,实现方便快捷地信息共享。”孟龙表示,能为中巴两国的经济合作贡献力量,他感到很有成就感。

“学遍全球长见识,我要努力探索中国和拉美更多更成功的合作”

阿根廷学者MaríaJoseHaroSly是孟龙在丝路学院的同班同学,她的中文名为武琪。记者联系到地球另一端的武琪时,她正在为往返阿根廷和美国的“双国生活”做准备。去年从丝路学院毕业后,武琪就职于阿根廷科技创新部,今年秋天将同时攻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和政治科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工作求学两不误。

与武琪聊天得知,她的经历可谓“学遍世界”。从高中开始,凭借优异的成绩,武琪先后求学于德国、巴西、葡萄牙、美国等国家,学习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等专业。2017年,她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名为《大豆商品链的阿根廷部分》的论文,从拉丁美洲国家对华大豆出口角度出发,探索和中国合作共赢的新关系。那时起,她便对中国萌发了浓厚兴趣。

“在阿根廷,中国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很少有人全面了解她。”

武琪说,她在巴西求学时的教授向她推荐了丝路学院,家乡土库曼省的政府领导也非常支持她来中国深造。“丝路学院提供了一个跨文化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地,这样的氛围极大地开拓了我的视野,了解到了许多国家的经济近况和文化风俗。我们几乎天天探讨中国和自己祖国今后可能的合作发展方向和未来。”武琪说,她在丝路学院集中学习了政治、法律及投资等相关知识。

近几年,武琪在《环球时报》上发表了数篇阐述拉美近况、探索中国和拉美关系的文章。“尽管全球体系固有的不平等阻碍了科技创新能力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更好分配,中国仍然是难得的一个成功案例。”武琪这样认为。“在工作上,我致力于帮助我们政府与中国建立更多、更成功的合作。上个月我们成立了阿根廷-中国创新和技术政策研究中心,通过这个中心,可以分享两国创新经验,共同探索创新合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武琪还说,她现在正在积极和苏州政府接触,希望能够推动一系列贸易、投资、文化和学术上的交流和合作。

“曾祖父是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立志向世界传递好‘中国之声’”

新加坡籍华人林音如来到丝路学院求学,也是一场“寻根之旅”。在丝路学院2019年首届汉语演讲比赛中,林音如以《父亲》为题,讲述了自己曾祖父梁天我的故事。她以自己奶奶的口吻,将一个女儿对因回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而牺牲的父亲的思念娓娓道来,并表达了在有生之年找到父亲遗骨的殷切希望。“我的曾祖父是华侨,也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深爱祖国,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怕牺牲,敢于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离妻别子回到中国参加反侵略战争,最终牺牲。”林音如用十分流利的中文感慨道。

林音如说,通过在丝路学院的学习,她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彻底改变近代中华民族苦难命运的百年,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对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得越多,越能体会到曾祖父舍小家顾大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越能体会到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三座大山’,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近代以来的生死存亡危机。”她说。荣幸的是,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2021届优秀毕业生,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

在苏州求学期间,林音如做了两个学期的助教,负责丝路学院英文新闻稿撰写、帮学校翻译部分文件、担任嘉宾接待翻译员等工作。她去过苏州多处人文景致,尽情领略江南水乡之美。对她而言同样宝贵的是结交了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挚友。“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同学们会聚在丝路学院,共同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共同感受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共同领悟‘一带一路’的命运联结。”她说。

今年硕士毕业时,林音如得到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新汉学计划博士项目”的录取通知,将继续开展海外华人方向的研究。“丝路学员是中国连接世界的友谊纽带,我们有责任向世界传递好‘中国之声’。”她对未来信心满满。

丝路学院简史

“得天下英才,育丝路精英”。秉承这样的愿景,丝路学院于2018年4月在苏州成立,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和苏州校区等单位合作共建,旨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以一流的师资、完整的培养体系和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为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热爱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发展经验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和未来精英领袖。

“丝路学院当代中国研究项目是中国人民大学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关键举措。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优势、国际化办学经验和高端智库资源,通过核心竞争力课程、名家讲座、高端论坛、名企参访和多地文化体验等精心设计的在华学习内容,为学生创造多角度、全方位的中国学习体验。”丝路学院副院长江晓丽介绍道。该项目目前分设四个研究方向可供学生选择,包括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文化、中国法律。学制为两年,全英文授课。毕业生被授予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

翻看丝路学院的招生简章可以发现,其课程设计非常贴合中国本土情况,核心课程如中国国情与发展、发展学和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专题、中国经济研究、中国与全球治理等。采访往届毕业生可得知,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丝路学院还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借助苏州发达的产业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学员们创设出浸润式学习环境。他们参访经济、文化、高科技、互联网、新媒体、农业等众多领域的相关单位,通过苏州这扇窗口,加深对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的了解;他们组织并参加茶艺、插花、古筝、书法等文化体验,比赛汉语演讲,并与同在苏州学习的中国大学生们频繁互动,在江南文化腹地感受中国魅力。

2018年9月,丝路学院首批学生来苏报到。截至目前,丝路学院共招收了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5名学生。第一届和第二届丝路学院的96名学生已顺利毕业并奔赴中国及世界各地,成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里的佼佼者。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3205000029    苏ICP备10219514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607号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